服務指南
「《廣州大典》:古籍保護與文化傳承」專題講座順利舉行
古籍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智慧成果,也是我國歷代文明傳承與延續的重要載體之一,古籍飽含著人類歷史傳承的精神和文化財富,是前人留下的不可再生的寶貴文化遺產,為了讓讀者深入了解這漢牛充棟的文獻典籍是如何積累、保存、整理和傳播的 ,澳門城市大學圖書館於 5月15日上午,邀請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副館長、廣東省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倪俊明為澳門城市大學師生主講了「《廣州大典》:古籍保護與文化傳承」專題講座。倪副館長在介紹大型廣州地方文獻叢書《廣州大典》編纂過程的基礎上,為我校師生介紹了《廣州大典》的編纂特點和文獻史料價值,分析了《廣州大典》對古籍保護和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
作為《廣州大典》編纂的組織者和主要參與者,倪副館長如數家珍,用一個個生動詳實的案例分享和剖析了這部鴻篇巨製。《廣州大典》是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廳策劃組織,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和中山大學圖書館主要負責整理編輯的一部大型的歷史文獻叢書,旨在系統搜集整理和搶救保護。從2005年召開籌委會正式啟動,2015年完成出版,《廣州大典》歷經整整十載淬煉而成。《廣州大典》第一期共五部520冊,總字數3億多,依經、史、子、集、叢五部分類,系統地收錄了1911年以前近2000位著者有關廣州的著作和廣州版叢書共4064種文獻,其編纂地域範圍涵蓋了清代中期廣州府所轄的南海、番禺、順德、東莞、從化、龍門、增城、新會、香山、三水、新寧、新安、清遠、花縣,甚至香港、澳門。核對掃描件能堆30層樓那麼高,總重量達1噸多,是名副其實的文獻“巨無霸”。被專家評價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傳世精品巨作”。
倪副館長表示,《廣州大典》具有搜羅廣泛、規模宏大、兼收並蓄、體現與保持了廣州文獻的原生態、挖掘了珍稀的地方文獻資源的特點。其版本最早的收錄文獻可追溯到唐代《壇經》一卷以及元代《南海志》二十卷等。《廣州大典》主要收錄了清代以前,尤其是明清兩代廣州史學著作1178種,共分為197冊,其中稿鈔本205種、清乾隆以前刻本138種,其系統反映了民國以前廣州社會歷史發展的軌跡,廣州史學發展演變的脈絡,體現了作為史料的價值。
《廣州大典》中也收載了一些有關澳門的古籍文獻,如我國古代最早的澳門地方誌書——印光任、張汝霖編纂的《澳門紀略》;嘉靖、康熙、乾隆、道光、光緒、民國等各種版本的《香山縣誌》;反映澳門早期對外貿易,由謝清高口述、楊炳南撰的《海錄》;記載澳門勘界事件的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的《中葡澳門畫界交涉文牘始末記底本》,蔡國楨編撰的《澳門公牘偶存》等。
據倪副館長介紹,在整理出版時,《廣州大典》確定了“四不”原則,即“不編、不選、不點、不校”的編輯思路,即不爭文獻的價值,不作人為的裁選。“四不”原則具體來說,即不同版本全部入典,將最原始的典籍呈現給學術界,保證原汁原味,如果內容上確實是錯了,可以注明但不校對,它出版出來是怎樣,就呈現成怎樣。其繼承了明清以來廣東輯印鄉邦文獻的優良傳統,對嶺南歷史文獻進行系統全面的疏理,其搜羅之廣,彙集之富,為以往歷史之所罕見,堪稱廣東文獻學史上的鴻篇巨制,是清代以來廣東整理地方文獻的又一歷程,為延續嶺南文脈提供了重要的載體。《廣州大典》項目立足廣東,遍訪中外,努力網羅海內外各種廣州文獻,將其融為一體,化身千百。同時,在印刷紙本圖書的同時,還利用先進的網路技術,逐步建成《廣州大典》全文資料庫。這將大大突破原廣東古籍文獻收藏與使用的局限,使文獻傳播的管道大為拓寬,將為嶺南歷史文化的研究和傳承,提供紮實的文獻保障和重要的史料支撐。
講座結束后,師們就《廣州大典》內收錄的相關版本及閱讀方式與倪副館長積極交流,氣氛融洽,獲益良多。通過講座師生們了解到珍貴的古籍數量龐大,內容豐富,分佈廣泛,認識到古籍保護與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尤其是《廣州大典》是保存嶺南文化、延續嶺南文脈的重要文獻資源,在嶺南文化和中華文明的薪火傳承中起著重要的作用。